樂古Nakuz

標題: 廣東養老長者 匯率蠶食綜援 金額8年加24% 兌人幣後反跌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123456789=.=    時間: 22-1-2013 20:24
標題: 廣東養老長者 匯率蠶食綜援 金額8年加24% 兌人幣後反跌
【明報專訊】本港不少長者選擇回鄉養老,卻有清貧的北上老人面對人民幣匯率飈升、通脹及醫療配套不足,令生活更為艱難。社區組織協會研究發現,本港長者每月可領綜援額過去8年累計有24%增幅,但透過「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」移居內地的本港老人,因匯率變動以致綜援金加幅完全遭蠶食,按人民幣計反錄得5%跌幅,由2005年人民幣2415元跌至去年的2288元。社協指出,政府建議長者回鄉,卻無檢視兩地財政及醫療配套,嘆令長者無以安享晚年。

根據社署數字,目前有2247名本港長者,申請「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」移居內地,每月援助額與在港領取的相同,但不包括租金、膳食及交通津貼,署方會按月將款額存入申請人的本港戶口,長者要自行與銀行安排匯款至內地,並負擔手續費等開支。

實施15年未就匯率調整金額

計劃實施近15年,卻一直無就匯率變動調整發放金額。社區組織協會發現,自2005年起港元不斷貶值,港元兌人民幣由1兌1.06跌至如今1兌 0.8元水平。以單身長者綜援為例,2005至2012年間,本港綜援額由2270元增至2820港元,惟同期以人民幣換算的綜援金,卻由2415元跌至2288元人民幣,減幅約5.3%,而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卻大增24.6%,等同不停蠶食長者僅餘收入。

物價暴漲 開支兩年增三成

83歲的陳婆婆(化名)患有嚴重柏金遜症,以致不良於行、起居飲食無法自理,加上每4小時需吃藥一次,每天24小時都要專人照顧。因本港資助院舍的輪候時間過長,且居所狹窄及無法應付高昂私家看護費,原本居港的婆婆,08年透過「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」移居內地,並租住深圳一單位。

不過,近年人民幣匯率飈升及物價飛漲,她每月開支由兩年前約4000元人民幣增至現時5300元,增幅高逾三成,包括房租及看護月薪的升幅(見表)。即使婆婆屬於「需要經常護理」單身長者,按社署綜援額每月4810港元,惟在折算匯率後只得約3850元人民幣,嚴重入不敷支。

她又慨嘆,內地醫療配套未完善,甚至召喚救護車也要付費,若有小病只敢着看護買成藥服用,每3個月亦要回北區醫院覆診,涉及不少交通費。但她不奢望回流本港,怕無適當居所容身。

社協倡增資助至租金交通

社協主任何喜華說,政府鼓勵長者回鄉養老,卻無加強中港兩地醫療配套,亦無檢視北上老人的需要調整支援,有如要長者自生自滅、無法安享晚年。他建議,當局非要一刀切劃一中港兩地的資助水平,但應定期檢視內地最低生活開支以作調整,並向居於內地的香港長者發放醫療補助金、擴大支援範疇包括租金及交通津貼等,令他們真正老有所依。
唉..連公公婆婆都唔放過...




歡迎光臨 樂古Nakuz (http://mobile.nakuz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